“文教結合”助力打響文化品牌 上海第二輪“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收官
“文教結合”助力打響文化品牌 上海第二輪“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收官
( 2018年2月5日 07 : 51 )來源:解放日報
他與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傢同開音樂會,又與紐約愛樂樂團 首席小提琴 合奏交響曲 如此 受寵 的幸運兒,並非稀有的音樂神童,隻是上海樂隊學院大二學生於任超。在上交、上音、紐約愛樂合作創辦的上海樂隊學院,於任超和小夥伴們在大師身邊排演的機會,遠多於傳統教學型的藝術院校。
文化,是上海正全力打響的四大品牌之一;教育,是上海實施綜合改革的關鍵民生領域。申城文教結合平臺機制2013年構建至今走過5年,文化和教育兩大系統安排12億元,累計實施瞭百餘個重大結合項目。今年是連續實施的第二輪 三年行動計劃 的收官之年。
從文藝院團每年400餘場的高雅藝術送戲送曲進校園,到全市近半數中小學全面開展 非遺 技藝傳習;從樂隊、舞蹈、時尚、電影、美術、設計等六大市級高層次文藝人才培養機構佈局,到依托高校築巢引鳳設立18個高層次和緊缺文藝人才工作室;從依托上海之春國際音樂季、上海國際影視節等重大文藝節慶活動搭建學生藝術實踐平臺,到每年開展 匯創青春 匯展支持全市大學生文創;從建設高靜電機保養校高水平學術期刊,到實施高校服務國傢和上海重大戰略出版工程 上海搭起的 文教結合 大平臺,構建邁向卓越全球城市的軟實力,其影響力還輻射全國,兄弟省區市紛紛前來 取經 。
引育並舉,引高端出精品
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中,於任超一邊側首拉琴,一邊傾聽自己也傾聽紐約愛樂樂團樂隊副首席謝裡爾 斯泰普斯的琴聲, 他進入狀態是那麼快,像唱片機一樣高速運轉。 紐約愛樂抵滬次日就與上海樂隊學院學生並肩靜電除油機進行教學演出。2017年,樂團選派首席及資深演奏員在學院進行4批次教學,參與的音樂傢超過30人次,總計約700課時。上交音樂總監、上海樂隊學院院長餘隆表示,每兩年紐約愛樂還將在院內選拔多位優秀學子赴美隨團演出,在樂團實踐中快速成才。
引育並舉,引高端,出精品。與上海樂隊學院一樣,在文教結合機制支持下,全市已建起6個試點學院。同濟大學上海國際設計創新學院,利用 環同濟 資源將雜貨街更新為文創實驗室一條街;東華大學上海國際時尚創意學院,依托紡織和材料兩大優勢學科,讓學生設計的 科技旗袍 登上愛丁堡藝術節T臺;上戲和上海舞蹈團共建的上海舞蹈學院,將源於北齊、東傳日韓卻國內失傳的傳統雅樂舞蹈再生復興;依托上海大學設立的上海電影學院、上海美術學院,迅速聚集全國乃至全球頂級電影和美術人才,正在重現上海近代電影和美術輝煌
文教 雙棲 人才培養深入基層細胞。市文教結合辦統計,3年來,依托同濟、華東師大、上海師大、工藝美院等校設立瞭18個高層次和緊缺文藝人才工作室,包括田沁鑫戲劇藝術工作室、譚元元國際芭蕾藝術工作室、柯蒂斯迪亞茲音樂工作室、賴德全陶瓷大師工作室等,僅去年就通過工作室從海內外引進114名人才,其中柔性引進59人。這些人才雙向跨界服務文教領域,既培養本地人才、促進學科建設,又主動支撐文藝院團和文化產業。
傳揚並行,促 德藝一體
惠民中學有一個獨腳戲小明星張富善。他和同學們演繹的《調查戶口》《洗腳》,走進瞭上海市學生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月展演,也走進上海大世界非遺項目傳習教室。張富善的師傅,正是國傢級非遺滑稽戲、獨腳戲上海市代表性傳承人錢程。作為學生獨腳戲社團的指導導師,錢程對他們說, 記住鄉愁先要記住鄉音,傳承標準上海話。 學校繼2017年開發《阿拉來講上海話》數字課程,現正編寫《獨腳戲》校本課程教材, 全校新老上海人各占一半,新上海人的孩子們也能完全聽懂並敢於表達。 而且,惠民中學還與區內8校結成楊浦區滬語文化課程聯盟校。
文教結合機制下,全市已有73個上海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習暨非遺進校園優秀傳習基地,燈彩、楹聯、中華盤藝、滬劇、海派面塑、陶藝、麥稈畫、海派琵琶、草編等60餘個非遺項目在基地學校實現校本課程化,架構起 一校一非遺 格局。同時,通過 1個基地帶動周邊10所學校 的滾動機制,帶動瞭全市700餘所中小學傳習非遺。市文教結合辦副秘書長林炊利表示,力爭在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中,把基地學校擴增至150所,並帶動全市所有中小學傳習非遺。
傳承亦弘揚,連各方資源,促 德藝一體 。在申城,上海學生交響樂團、上海學生合唱團、上海學生民樂團相繼成立,集聚更多學生樂舞團體的聯盟也先後成立 2016年,最年輕的上海學生舞蹈聯盟,由8所高校舞蹈團帶動全市173傢聯盟單位中小學的學生舞蹈團;2017年,上海學生戲劇聯盟的成立又使上海學生藝術聯盟完成品種全覆蓋。在日常,滬上2油煙靜電機1傢國有文藝院團,以高雅藝術日均 進校園 一次以上,並以低價票形式支持學子看好戲。
集才聚智,謀高水平出版
走進上海體院主辦《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期刊最近例行的新一屆編委會會議,發現34位編委中28位來自海外,奧地利薩爾斯堡大學副校長、冰雪運動研究頂尖專傢艾瑞克 穆勒也在編委名單之列。眼下,這份學刊在全球81種被SCI收錄的體育類期刊中排名第18位。為迎接我國首辦冬奧會,穆勒教授正攜手名傢組織 冰雪運動特刊 ,計劃今年第4期出版。
上海連續實施文教結合高校高水平學術期刊支持計劃,5年來累計投入近1800萬元專項經費,市新聞出版部門也給予政策傾斜,現已有6種高校期刊憑借影響因子被《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學刊跨越式發展與國傢 雙一流 高校和學科建設相輔相成,為上海帶來跨國、跨區域的才智集聚效應。
重大出版工程,也快速躋身國內外高水平之列。從 大飛機出版工程 到 朱子文獻編修 ,上百個文教出版計劃正陸續付諸現實。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約請多位院士主編 中國能源新戰略 頁巖氣出版工程 ,並向世界最大出版商之一的施普林格 自然集團輸出英文版權,預計5年內陸續向全球發行。華理社社長張輝透露,文教結合支持的上海高校服務國傢重大戰略出版工程,還將推出 戰略前沿新材料 石墨烯出版工程 等。
3A53012C845584EF